爱游戏官网网页版入口-网址登录
咨询热线:400-066-2698
论文期刊
应力检测消除
表面改性剂_
表面改性剂_ 时间: 2024-08-15 17:37:24 |   作者: 爱游戏官网网页版入口

   具有与无机粉体表面反应活性大、色浅、无毒、味小、 热分解温度比较高以及使用起来更便捷等特点。在PVC填充体 系中铝酸酯偶联剂有较好的热稳定协同效应和一定的 润湿增塑效果。

   各种无机填料、颜料及阻燃剂,如重质碳酸钙、碳酸镁、 磷酸钙、硫酸钡、硫酸钙、滑石粉、钛白粉、氧化锌、 氧化铝、氧化镁、铁红、铬黄、碳黑、白炭黑、;立 德粉、云母粉、高岭土、炼铝红石、叶蜡石粉、硅灰 石粉、粉煤灰、玻璃粉、玻纤、氢氧化镁、氢氧化铝、 三氧化二锑、聚磷酸铵、偏硼酸锌等的表面改性处理。

   使用过程中应格外的注意的问题: (1)严控温度,防止偶联剂分解。 (2)避免与具有表面活性剂的助剂并用(会干扰偶联 剂在界面的偶联反应,可后用) (3)加药顺序应避免首先与酯类增塑剂接触,以避免 发生副反应而失效 (4)注意均匀分散。 (5)注意技术结合,提高偶联效果(可与其他表面改 性剂并用产生协同效应和降低改性成本)

  铝酸酯偶联剂对硅藻土的改性是通过吸附或配位交换键合等方式进 行。硅藻土表面的羟基与铝酸酯偶联剂作用在表明产生一层与有机 聚合物具有很好亲和性的单层偶联化包覆层,其键合反应机理见下 式,其中Pi为异丙基,R为长链烷基

   由 水 合 氯 化 氧 锆 ( ZrOCl· 8H2O ) 、 氯 醇 铝 ( Al2OH5Cl )、丙烯醇、羧酸等为原料合成。锆铝酸 盐偶联剂分子结构中含有两个无机部分(铝和锆)和一 个有机功能配位体。因此与硅烷等偶联剂相比的一个显 著特点是,分子中的无机特性部分比重大,一般介于 57.7%~75.4%,而硅烷偶联剂除A-1100外,其余均小于 40%。因此,锆铝酸盐偶联剂分子具有更多的无机反应 点,可增强与无机粉体表面的作用。

   配位偶联剂是以 2个以上的亚磷酸酯为配体 , 将磷原子上的孤对电 子移到钛酸酯中的钛原子上 ,形成2个配价健, 钛原子由4价键转变 为6价键,降低了钛酸酯的反应活性,提高了耐水性。 配位型钛酸酯偶联剂多数不溶解于水,可以直接高速研磨使之乳 化分散在水中,也可以加表面活性剂或亲水性助溶剂使它分散在水 中,对填、颜料进行表面处理.

   用量:一般为复合制品中填料质量的 0.3~1.0%。对于注射或 挤出成型的塑料硬制品,用填料量的1.0%左右.其它工艺成型的 制品、软制品及发泡制品 ,填料用量的 0.3~0.5%.高比表面的 填料,如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白炭黑可用1%~3%.  用法:填料预处理法(预热110℃后加入偶联剂,高速加热混合 处理;处理后的填料加入塑料或橡胶);直接加入法(物料含水 量低于0.5%,先加入填料、偶联剂、增塑剂,再加入其他组份。 适用于各种聚氯乙烯软硬塑料制品)

   (1)偶联剂  (2)表面活性剂  (3)有机硅  (4)不饱和有机酸及有机低聚物  (5)水溶性高分子  (6)无机表面改性剂、  (7)超分散剂

   具有两性结构的化学物质。适用于各种不同的有机高聚 物和无机填料的复合材料体系,无机填料经偶联剂改性 后,既抑制了填充体系相的分离,又使无机材料有机化, 与有机基料亲和性增强。  (1) 钛酸酯偶联剂  (2) 硅烷偶联剂  (3)铝酸酯偶联剂  (4)锆铝酸盐偶联剂  (5)有机铬偶联剂

   式中, R代表与聚合物分子有亲和力或反应能 力的活性官能团 , 如氧基、乙烯基、环氧基、 酰胺基、氨丙基等;  X 代表能够水解的烷氧基 ( 卤素、烷氧基、酰 氧基等).

   硅烷与无机粉体的作用机理:  首先X基水解形成硅醇,然后与无机粉体表面上 的羟基反应 ,形成氢键并缩合成 —SiO—M共价 健(M表示无机粉体表面).  同时 , 硅烷各分子的硅醇又相互缔合齐聚形成 网状结构的膜覆盖在填料表面 , 使无机粉体表 面有机化.

   用量和用法:  用法:大多数品种要水解后使用。水解pH范围为酸性或 中性(pH3.0~5.0)。一般先将硅烷配成水溶液,用它处 理无机粉体后再与有机高聚物混合。  用量:  一般为粉体质量的0.1~1.5%;如已知粉体的比表面积和 偶联剂最小包覆面积可按下式估算:  粉体质量×粉体比表面积(m2/g)  偶联剂用量= ———————————————————  偶联剂最小包覆面积(m2/g)

   1 2 3 4 5 6  (RO)M——Ti——(OX ——R ——Y)N  式中1M4,MN6;R-短碳链烷烃基(RO烷氧基团);R-长碳链 烷烃基;X-C、N、P、S等元素;Y-羟基、氨基、双键等基团。 1:与无机填料颜料偶联作用的基团,通过烷氧基团与填料表面的微量 羟基或质子发生化学吸附或反应。 2 : Ti-O…… 酯基转移和交联基团。某些钛酸酯偶联剂能够和有机高分 子中的酯基、羧基等进行酯基转移和交联,造成钛酸酯、无机粉体及有 机高分子之间的交联,促使体系黏度上升呈触变性。 3:联接钛中心的基团。包括长链烷氧基、酚基、羧基、磺酸基、磷酸 基焦磷酸基等。决定了偶联剂的特性功能。

   国内硅烷偶联剂开发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新趋势:  主体问题:  针对不一样应用领域的应用技术(品种、用量、用 法)开发工作不够、不会用的问题都会存在。  趋势:  针对不一样粉体和不同应用领域的技术方面的要求提出( 个性化的)应用技术解决方案,包括现有品种分 子结构的改造和优化新品种的开发:  改进合成工艺,降低生产成本。

  以钛酸酯偶联剂中的Ti 提供空间的Sp3d2杂化轨 道, 而填料表面提供孤 对电子产生配位化学作 用。

   用量: 钛酸酯偶联剂的用量为无机粉体质量的 0.1 ~ 3.0%左右。被处理的物料的粒度越细,比表面积越大, 用量就越大.适宜的用量可用粘度试验法得到;高熔点 的聚合物可用低分子量的液体,如矿物油代替作模型试 验,钛酸酯用量从填料质量的0, 0.25, 0.5, 0.75, 1.0, 1.5, 2.0及3.0%等做试验, 粘度下降量最大点,可作为钛酸酯 的合适用量。

  硅烷偶联剂的加入并未改变二氧化硅的物质组成和晶体结构, 只是 其表面的部分羟基与硅烷偶联剂作用生成Si-O键,表面有机成分增 多,疏水性增强。

   式中, Dn代表配位基团,如N、O等;RO为与无机 粉体表面活泼质子或官能团作用的基团;COR为与高 聚物基料作用的基团。

   钛酸酯偶联剂用法:  单烷氧基型:耐水性差!适量加入稀释剂, 如甲苯、二甲苯等,

  中(季胺盐化后)包覆粉体物料。  配位型:耐水性好.既可溶于有机溶剂后干法改性,也可湿法改 性, 通常使用表面活性剂、水性助溶剂使之溶解于水,或高速搅拌 使其乳化分散于水中。  一般,粗颗粒粉体不如细颗粒效果好;单烷氧基型对干燥粉体效 果好;中等湿填料应选用焦磷酸酯基钛酸酯;比表面积大的较湿 填料最好使用螯合型钛酸酯偶联剂。

  与无机粉末化学结合后,再与有机物大分子进行缠绕,一 般认为单烷氧基中只有一个可水解的异丙氧基与无机物表面 的羟基发生偶联,从而使无机物分子有机化 ,由原来的亲水性 物质变为亲油性物质 ,增加与有机相的互溶性 ,降低材料的表 面能,减少复合材料体系的摩擦力,提高体系的流动性.

   适用于中性和酸性无机粉体的表面处理,对于含硅酸成 分较多的石英粉、玻璃纤维、白碳黑等效果好!要根据 粉体所应用的基料类型选择硅烷偶联剂品种。  选择考虑因素: ① 应用体系的性质或树脂种类; ② 填充材料(或复合体系)的技术指标要求 硅烷偶联剂在高聚物复合材料中的作用机理见书P76

   当硅烷偶联剂的用量为12.5%时, 复合材料中纳米二氧化硅的 分散性好, 粒径也小, 分布均匀。  随着硅烷偶联剂用量的增加, 二氧化硅的粒径有变大的趋势, 这原因是过量的硅烷偶联剂起到架桥作用, 使纳米二氧化 硅颗粒之间产生团聚。  单从TEM图来看: 虽然试样2中纳米二氧化硅的分散性好,但 无机颗粒与有机物之间并未形成良好界面。试样3、试样5中 显示出了无机颗粒与有机物之间形成了良好的界面, 但试样5 中存在有机物自相形成的膜。另外,从试样1的透射电镜图看: 由于制备过程是在含少量水的醇溶液中进行, 和其它在水溶液 中制备的纳米二氧化硅比较, 分散程度有很大提高。  可见, 硅烷偶联剂的用量对纳米二氧化硅的分散性、粒径大小 及分布产生很大的影响, 通过这种办法能够制备出二氧化硅均 匀分散、颗粒呈纳米级的无机- 有机复合材料。

   用于改变粉体表面性质并改善粉体应用性能的化 学物质称为“表面改性剂”。  分类:有机和无机表面改性剂。  有机表面改性剂:  偶联剂、表面活性剂、有机低聚物、不饱和有机 酸、有机硅、水溶性高分子、超分散剂 等  无机表面改性剂:  金属氧化物及其盐等

   4:长链的纠缠基团,较软,能和有机基料进行弯曲缠绕, 增强结合力,提高相容性,改善分散性,熔融流动性及 润滑性、柔韧性。

   5:固化反应基团。当活性基团联接在钛的有机骨架上, 就能使偶联剂和有机聚合物进行化学反应而交联。使无 机填料、颜料和有机基料结合。  6:非水解基团数(至少2个以上)。螯合型具有2或3个; 单烷氧基型具有3个。多个非水解基团可以加强缠绕,并 因碳原子数多可急剧改变表面能,大幅度降低体系的粘 度。

   类型:单烷氧基型;螯合型;配位型  单烷氧基型(适用于干燥的仅含键合水的低含水量 无机填料或颜料)  O    iC3H7 O Ti ( OC C17H35)3 (异丙氧基三异硬脂酸钛)

   单烷氧基三羧酸钛(颜、填料改善高聚物中分散性)  单烷氧基三(磷酸脂)钛(干燥的无机粉体铁红及钛白粉等)  单烷氧基三(焦磷酸脂)钛(耐水性较好,可用于中等含水量的粉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