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游戏官网网页版入口-网址登录
咨询热线:400-066-2698
爱游戏登录官网
爱游戏登录官网
表面改性金属及金属表面的改性方法与流程
表面改性金属及金属表面的改性方法与流程 时间: 2023-12-09 11:39:25 |   作者: 爱游戏官网网页版入口

  为了辅助导管等插入体内的医疗器具的插入而使用的导丝等,存在入并进一步地被滞留于血管、气管、尿道、其他体腔或组织内的情况。像这样地导管或导丝等医疗用具入于体内时,存在损伤体内的组织等引起炎症,给患者带来痛苦的情况,为了改善这样一些问题,要求提高入体内的医疗用具的滑动性。

  此外,将注射器针头插入体内时,也存在损伤体内的组织等,给患者带来痛苦的情况。进一步地,注射器针头的内表面或医疗用具、装置的金属配管等的内表面中,若湿润时润滑性下降,则存在对快速准确地输送药液、血液造成干扰的情况,因此也要求提高、维持这些的内表面的湿润时的润滑性。

  正在研究例如通过利用亲水性树脂或氟树脂等的医疗用具的表面涂布等赋予润滑性的方法等各种解决方案,但涂布树脂容易从表面剥离、脱落,会产生医疗用具的滑动性下降的问题。因此,要求开发滑动性的下降得到抑制的金属医疗用具或湿润时的润滑性的下降得到抑制的注射器针头的内表面、医疗用具、装置的金属配管等。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课题,提供一种表面改性金属以及金属表面的改性方法,该表面改性金属具有被化学性地固定于金属表面、润滑性以及其耐久性优异的润滑表面,且生产率、经济性也良好。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改性金属,其特征是至少一部分表面具有处理层,该处理层是通过用硅烷偶联剂处理后,吸附夺氢型光聚合引发剂,进一步地聚合单体从而形成的厚度50~800nm的处理层。

  此处,上述表面优选在吸附夺氢型光聚合引发剂,进一步地聚合单体后,进一步地进行以下处理至少1次:在夺氢型光聚合引发剂的存在下聚合,或者,使其吸附夺氢型光聚合引发剂后聚合单体。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改性金属,其特征是至少一部分表面具有处理层,该处理层是通过用硅烷偶联剂处理后,在夺氢型光聚合引发剂的存在下聚合单体从而形成的厚度50~800nm的处理层。

  此处,上述表面优选在夺氢型光聚合引发剂的存在下聚合单体后,进一步地至少进行1次以下处理:在夺氢型光聚合引发剂的存在下聚合,或者,使其吸附夺氢型光聚合引发剂后聚合单体。

  优选上述单体是从由亲水性单体、含碱金属单体以及含卤素单体组成的群中选出的至少1种单体。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表面的改性方法,其包括以下工序:用硅烷偶联剂处理金属表面的工序1;使夺氢型光聚合引发剂吸附于经上述工序1处理后的金属表面,形成聚合引发点的工序2;以上述聚合引发点为起点,使单体聚合,使聚合物链在上述金属表面生长,在该表明产生厚度50~800nm的处理层的工序3。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表面的改性方法,其包括以下工序:用硅烷偶联剂处理金属表面的工序I;在夺氢型光聚合引发剂的存在下,使单体在经上述工序I处理后的金属表面聚合,使聚合物链在上述金属表面生长,在该表明产生厚度50~800nm的处理层的工序II。

  上述金属表面的改性方法,优选在上述工序3或II后至少进行1次以下工序:在吸附夺氢型光聚合引发剂后聚合单体的工序,或者,在夺氢型光聚合引发剂的存在下聚合的工序。

  根据本发明,由于是以至少一部分的表面具有通过用硅烷偶联剂处理后,吸附夺氢型光聚合引发剂,进一步地聚合单体形成的厚度50~800nm的处理层为特征的表面改性金属,或者,以至少一部分的表面具有通过用硅烷偶联剂处理后,在夺氢型光聚合引发剂的存在下聚合单体形成的厚度50~800nm的处理层为特征的表面改性金属,因此金属表面固定有具有充分的润滑性的特定厚度的处理层(聚合物层),能够赋予优异的润滑性、以及润滑性对于反复移动的耐久性,即润滑性几乎不下降的耐久性。进一步地,生产率、经济性也优异。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是一种表面改性金属,其特征是,至少一部分表面具有处理层,该处理层是通过用硅烷偶联剂处理后,吸附夺氢型光聚合引发剂,进一步地聚合单体形成的厚度50~800nm的处理层。

  以往的表面处理、金属表面上涂布的润滑层没有与该表面化学性键合,通过用手摩擦等的应力、与金属接触的物质(例如,金属为导丝时的导管或体内细胞等)的摩擦、药液、血液的流动等,润滑层容易剥离、脱落,因此在耐久性、滑动性的维持方面有一定的问题。与此相对地,本发明的表面改性金属通过在金属表面特别地形成特定厚度的处理层(由聚合物链形成的处理层),从而聚合物链(处理层)被固定于该表面而得到的润滑性、其耐久性优异。此外,由于是通过厚度50~800nm的处理层赋予这些性能,因此,生产率、经济性也优异。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表面处理金属能够最终靠例如包含以下工序的金属表面的改性方法制作得到:用硅烷偶联剂处理金属表面的工序1;使夺氢型光聚合引发剂吸附于经上述工序1处理后的金属表面,形成聚合引发点的工序2;以上述聚合引发点为起点,使单体聚合,使聚合物链在上述金属表面生长,在该表明产生厚度50~800nm的处理层的工序3。

  通过在夺氢型光聚合引发剂的存在下聚合单体之前,用硅烷偶联剂做处理,从而通过硅烷偶联剂聚合物与金属化学性键合,成为更加坚固的键合,因此能够进一步提升表面改性金属的滑动性、其耐久性。

  作为金属没有特别限定,可列举例如不锈钢、镍-钛合金、铁、钛、铝、锡、锌-钨合金等。其中,从金属表面与润滑层的键合性的观点以及在体内的相容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不锈钢、镍-钛合金。

  作为上述硅烷偶联剂,能适当地使用含乙烯基化合物,例如,从易于夺去氢的观点考虑,优选具有水解性基团以及乙烯基的含乙烯基化合物。这样的含乙烯基化合物通过水解性基团与存在于金属表面的羟基反应键合,并且,乙烯基能够作为单体的聚合引发点,以该聚合引发点作为起点生长的聚合物链通过硅烷偶联剂与金属化学性键合。

  作为硅烷偶联剂,优选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氯代二甲基硅烷、(3-丙烯酰氧基丙基)氯代二甲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氯代二甲基硅烷,进一步优选(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丙烯酰氧基丙基)氯代二甲基硅烷。从反应性、安全性的观点考虑,特别优选(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作为利用上述硅烷偶联剂处理的方法,只要是能与金属接触的方法则没有特别限定,可列举例如基于涂布、喷涂、浸渍等的涂布法。处理方法优选以下方法:制备硅烷偶联剂(硅烷化合物)的水溶液、醇溶液、丙酮溶液等溶液,在金属表面涂布该溶液后,加热干燥的方法;通过涂布后在空气中的湿气、湿润环境下等放置,使其引起水解以及脱水缩合的方法。据此,金属表面上的羟基与硅烷偶联剂(硅烷化合物)之间生成化学键、被固定。干燥温度、时间,生成化学键的温度、时间等适当设定即可。此外,调节水溶液时,也可适当添加醇制成水-醇混合溶液,或用醋酸等将pH调节成弱酸性等。这能够准确的通过硅烷偶联剂的种类,根据对水的溶解性的不同而适当进行。

  上述工序2的聚合引发点的形成能够最终靠以下等方式实施:例如,在工序1得到的通过硅烷偶联剂处理后的金属表面上吸附夺氢型光聚合引发剂,形成聚合引发点;在通过硅烷偶联剂处理后的金属表面上吸附夺氢型光聚合引发剂,进一步照射300~400nm的UV光,由该表面上的夺氢型光聚合引发剂形成聚合引发点。

  作为夺氢型光聚合引发剂,可列举例如羰基化合物、四乙基秋兰姆二硫醚等有机硫化物、过硫化物、氧化还原系化合物、偶氮化合物、重氮化合物、卤素化合物、光还原性色素等,其中,优选羰基化合物。

  作为夺氢型光聚合引发剂的羰基化合物,优选二苯甲酮及其衍生物(二苯甲酮系化合物),例如,能适当地使用下述式所示的二苯甲酮系化合物。

  式中,R1~R5以及R1′~R5′相同或不同,表示氢原子、烷基、卤素(氟、氯、溴、碘)、羟基、伯~叔氨基、巯基或者可以含有氧原子、氮原子、硫原子的烃基,相邻的任意两个可以相互键合,与它们键合的碳原子一同形成环结构。

  作为二苯甲酮系化合物的具体例子,可列举二苯甲酮、呫吨酮、9-芴酮、2,4-二氯二苯甲酮、邻苯甲酰苯甲酸甲酯、4,4’-双(二甲基氨基)二苯甲酮、4,4’-双(二乙基氨基)二苯甲酮等。其中,从能够良好地得到聚合物刷的观点考虑,特别优选二苯甲酮、呫吨酮、9-芴酮。

  作为夺氢型光聚合引发剂,从聚合速度快的角度、易于吸附和/或易于反应的角度考虑,还能适当地使用噻吨酮系化合物。例如,能适当地使用下述式所示的化合物。

  (式中,R6~R9以及R6′~R9′相同或者不相同,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烷基、环状烷基、芳基、烯基、烷氧基或者芳氧基。)

  作为上述式表示的噻吨酮系化合物,可列举噻吨酮、2-异丙基噻吨酮、4-异丙基噻吨酮、2,3-二乙基噻吨酮、2,4-二乙基噻吨酮、2,4-二氯噻吨酮、2-甲氧基噻吨酮、1-氯-4-丙氧基噻吨酮、2-环己基噻吨酮、4-环己基噻吨酮、2-乙烯基噻吨酮、2,4-二乙烯基噻吨酮、2,4-二苯基噻吨酮、2-丁烯基-4-苯基噻吨酮、2-对辛氧基苯基-4-乙基噻吨酮等。其中,优选R6~R9以及R6′~R9′中的1~2个,尤其是2个被烷基取代,更优选为2,4-二乙基噻吨酮(2,4-Diethylthioxanthone)。

  作为二苯甲酮系、噻吨酮系化合物等的夺氢型光聚合引发剂在金属表面吸附的方法,例如,关于二苯甲酮系、噻吨酮系化合物,通过用使二苯甲酮系、噻吨酮系化合物溶于有机溶剂所得到的溶液处理金属的改性表面部位,使其吸附于表面,根据自身的需求通过干燥使有机溶剂蒸发,从而形成聚合引发点。作为表面处理方法,只要能使该二苯甲酮系、噻吨酮系化合物溶液与硅烷偶联剂处理后的金属表面接触,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适宜的有该二苯甲酮系、噻吨酮系化合物溶液的涂布、喷涂、在该溶液中浸渍等。进一步地,仅一部分表面需要表面改性时,可以仅在需要的一部分的表面上吸附夺氢型光聚合引发剂,这样的一种情况下,例如,适当的是该溶液的涂布、该溶液的喷涂等。作为上述溶剂,能够正常的使用甲醇、乙醇、丙酮、苯、甲苯、甲基乙基酮、乙酸乙酯、THF等,但从干燥、蒸发快的角度考虑,优选丙酮。

  此外,如上所述,在硅烷偶联剂处理后的金属表面上吸附夺氢型光聚合引发剂后,进一步照射300~400nm的UV光,能够由该表面上的夺氢型光聚合引发剂形成聚合引发点,该情况下的UV光照射,能够使用公知的方法,例如,能够最终靠与后述的UV光照射相同的方法实施。另外,该光聚合引发剂的吸附或利用UV照射的固定化(化学键的形成)中,氢从金属表面的羟基脱去,二苯甲酮、噻吨酮系化合物中的C=O的碳与金属表面的羟基之间形成共价键,同时脱去的氢与C=O的氧键合形成C-O-H。

  工序3能够最终靠以下等方式实施:例如,以工序2中形成的聚合引发点为起点,照射300~400nm的UV光使单体自由基聚合,使聚合物链在上述金属表面生长,在该表明产生厚度50~800nm的处理层。特别是通过在金属表明产生特定厚度的处理层(由特定长度的聚合物链形成的处理层),特定长度的聚合物链被充分地固定,其结果是在拥有非常良好的生产率、经济性的条件下,能够赋予优异的润滑性和润滑性对于反复移动的耐久性。另外,本发明中,处理层的厚度能够最终靠例如FE-TEM(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测定。

  作为单体,能适当地使用亲水性单体、含碱金属单体(分子中含有碱金属的单体)、两性离子性单体(含有两性离子性基团的化合物:具有永久正电荷中心和负电荷中心的化合物)、含卤素单体(分子中含有卤素的单体)等。另外,例如,包括含有碱金属以及卤素的单体(既属于含碱金属单体,又属于含卤素单体)的情况等在内的、同时属于亲水性单体、含碱金属单体、两性离子性单体、含卤素单体中的2种以上的情况下,属于任意一种的单体。单体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2种以上并用。

  作为亲水性单体,可列举具有可转变为呈亲水性的官能团的官能团的单体,例如,酰胺基、硫酸基、磺酸基、羧酸基、羟基、氨基、酰胺基、氧乙烯基或作为其前体的官能团等所代表的具有亲水性基团的单体。

  作为上述亲水性单体的具体例子,可列举(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乙基酯、(甲基)丙烯酸羟基乙基酯等)、(甲基)丙烯酸碱金属盐、(甲基)丙烯酸胺盐,进一步可列举分子内具有C-N键的单体等。作为分子内具有C-N键的单体,可列举(甲基)丙烯酰胺;N-烷基取代(甲基)丙烯酰胺衍生物(N-乙基(甲基)丙烯酰胺、N-正丙基(甲基)丙烯酰胺、N-异丙基(甲基)丙烯酰胺、N-环丙基(甲基)丙烯酰胺、N-甲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酰胺、N-乙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酰胺等);N,N-二烷基取代(甲基)丙烯酰胺衍生物(N,N-二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N-乙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N-二乙基(甲基)丙烯酰胺等);羟基(甲基)丙烯酰胺;羟基(甲基)丙烯酰胺衍生物(N-羟基乙基(甲基)丙烯酰胺等);具有环状基团的(甲基)丙烯酰胺衍生物((甲基)丙烯酰吗啉等)等。其中,优选(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碱金属盐、(甲基)丙烯酸胺盐、丙烯腈、(甲基)丙烯酰胺、二甲基(甲基)丙烯酰胺、二乙基(甲基)丙烯酰胺、异丙基(甲基)丙烯酰胺、羟基乙基(甲基)丙烯酰胺、甲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吗啉,更优选(甲基)丙烯酰胺、2-甲氧基乙基丙烯酸酯,特别优选2-甲氧基乙基丙烯酸酯。

  作为含碱金属单体,可列举丙烯酸碱金属盐(丙烯酸钠、丙烯酸钾等);甲基丙烯酸碱金属盐(甲基丙烯酸钠、甲基丙烯酸钾等);衣康酸碱金属盐(衣康酸钠、衣康酸钾等);3-乙烯基丙酸碱金属盐(3-乙烯基丙酸钠、3-乙烯基丙酸钾等);乙烯基磺酸碱金属盐(乙烯基磺酸钠、乙烯基磺酸钾等);(甲基)丙烯酸-2-磺乙酯的碱金属盐((甲基)丙烯酸-2-磺乙酯钠、(甲基)丙烯酸-2-磺乙酯钾等);(甲基)丙烯酸-3-磺酸丙酯碱金属盐((甲基)丙烯酸-3-磺酸丙酯钠、(甲基)丙烯酸-3-磺酸丙酯钾等);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碱金属盐(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钠、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钾等);苯乙烯磺酸碱金属盐(苯乙烯磺酸钠、苯乙烯磺酸钾等);等。其中,优选甲基丙烯酸-3-磺酸丙酯钾。

  作为两性离子性单体,可列举羧基甜菜碱、磺基甜菜碱、磷酸甜菜碱等。此外,还可列举下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其中,适宜的是下述式(2)所示的化合物。

  (式中,R11表示-H或者-CH3,X表示-O-、NH-或者N+-,m表示1以上的整数,Y表示两性离子性基团或者卤素基团(Cl-、Br-、F-等)。)

  式(1)中,R11优选为-CH3,X优选为-O-,m优选为1~10的整数。Y表示的两性离子性基团中,作为阳离子可列举四烷基铵等季铵,作为阴离子可列举羧酸、磺酸、磷酸酯等。

  (式中,R11表示-H或者-CH3,p以及q表示1以上的整数,Y1以及Y2表示具有相反电荷的离子性官能团。)

  式(2)中,p优选2以上的整数,更优选2~10的整数。q优选1~10的整数,更优选2~4的整数。此外,优选的R11与上述相同。Y1以及Y2与上述阳离子、阴离子相同。

  作为上述两性离子性单体的适宜的代表例,可列举下述式(2-1)~(2-4)所示的化合物。

  (式中,R11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12表示碳原子数1~6的烃基,p以及q表示1~10的整数。)

  (式中,R11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13、R14以及R15相同或不同,表示碳原子数1或2的烃基,p以及q表示1~10的整数。)

  作为上述式(2-1)表示的化合物,可列举二甲基(3-磺基丙基)(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铵甜菜碱、[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二甲基-(3-磺基丙基)氢氧化铵等,作为式(2-2)表示的化合物,可列举二甲基(2-羧基乙基)(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铵甜菜碱等,作为式(2-3)表示的化合物,可列举二甲基(3-甲氧基磷酸丙基)(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铵甜菜碱等,作为式(2-4)表示的化合物,可列举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磷酸胆碱等。此外,作为两性离子性单体,可列举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羧基甜菜碱、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磺基甜菜碱等。其中,从生物相容性高,即蛋白吸附性低的角度考虑,优选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磷酸胆碱。

  含卤素单体为分子内具有卤素原子的亲水性单体。含卤素单体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2种以上并用。

  从润滑性或其耐久性的角度考虑,作为合适的含卤素单体,可列举含氮单体(含有卤素-氮的单体),具体地,优选下述式(I)表示的化合物等。

  (式中,A表示氧原子或NH。B表示碳原子数1~4的亚烷基。R101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102、R103以及R104相同或不同,表示碳原子数1~4的烷基。X-表示卤素离子。)

  A优选氧原子。作为B,可列举亚甲基、亚乙基、亚丙基等直链、含支链的亚烷基,其中,优选亚甲基、亚乙基。作为R102~104,可列举甲基、乙基、丙基等直链、含支链的烷基,其中,优选甲基、乙基。作为X(卤素原子),可列举氟、氯、溴等,其中,优选氯。

  作为式(I)所示的含氮单体,可示例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2-(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2-(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二甲基乙基氯化铵(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二甲基乙基氯化铵)、2-(丙烯酰氧基)乙基二甲基乙基氯化铵(2-(丙烯酰氧基)乙基二甲基乙基氯化铵)等。

  作为工序3的单体的自由基聚合的方法,例如,能够最终靠在吸附有二苯甲酮系、噻吨酮系化合物等的硅烷偶联剂处理后的金属表面上,涂布(喷涂)单体(液态)或其溶液,或者,将硅烷偶联剂处理后的金属浸渍于单体(液态)或其溶液中,照射UV光,从而分别进行自由基聚合(光自由基聚合),对于金属表面,使聚合物链生长。进一步地,还能够最终靠在上述涂布之后,用透明的玻璃、PET、聚碳酸酯等覆盖在表面,从其上方照射紫外线等光,从而分别进行自由基聚合(光自由基聚合),对于金属表面,使聚合物生长。

  涂布(喷涂)溶剂、涂布(喷涂)方法、浸渍方法、照射条件等,能应用以往公知的材料及方法。另外,作为自由基聚合性单体的溶液,能够正常的使用水溶液,或者在不溶解所使用的夺氢型光聚合引发剂(二苯甲酮系、噻吨酮系化合物等)的有机溶剂中溶解而得到的溶液。此外,作为自由基聚合性单体(液态)或其溶液,还能够正常的使用含有4-甲基苯酚等公知的阻聚剂的溶液。

  本发明中,涂布单体(液态)或其溶液后,或者在单体或其溶液中浸渍后,通过光照进行单体的自由基聚合,能适当地使用主要具有紫外光发光波长的高压汞灯、金属卤化物灯、LED灯等UV照射光源。照射光量可优先考虑聚合时间或反应进行的均匀性进行适当设定。此外,为避免反应容器内和反应筒内的氧气等活性气体导致的对聚合的抑制,优选在光照时或光照前,除去反应容器内、反应筒内和反应液中的氧气。因此,能适当地进行以下操作:在反应容器内、反应筒内和反应液中导入氮气或氩气等非活性气体,将氧气等活性气体排出反应体系外,将反应体系内置换成非活性气体的气氛;等。进一步地,为避免氧气等对反应的抑制,还能适当地进行将UV照射光源设置于玻璃或塑料等的反应容器与反应液或金属之间的空气层(氧含量15%以上)没办法进入的位置等操作。

  优选紫外线nm。据此,能够在金属表面良好地形成聚合物链。作为光源,能够正常的使用高压汞灯或具有365nm的中心波长的LED、具有375nm的中心波长的LED、具有385nm的中心波长的LED等。更优选照射355~390nm的LED光。特别是从效率的角度考虑,优选具有与二苯甲酮的激发波长366nm相近的365nm的中心波长的LED等。波长不足300nm时,有金属的分子被切断受损伤的可能性,因此优选300nm以上的光,从金属的损伤极少的观点考虑,进一步优选355nm以上的光。另一方面,超过400nm的光时,光聚合引发剂难以活化,难以进行聚合反应,因此优选400nm以下的光。另外,LED光由于具有波长较窄,不发出中心波长以外的波长的特点而适宜,但即使是汞灯等,若使用滤波器除去不足300nm的光,则也能获得与LED光同样的效果。

  工序3中,通过自由基聚合使聚合物链在金属表面生长,在该表明产生厚度50~800nm的处理层。通过形成该范围内的处理层,能够赋予优异的润滑性、润滑性对于反复移动的耐久性。上述厚度优选60~760nm。上述特定厚度的处理层(由聚合物链形成的处理层)能够最终靠适当地选择、调节例如UV照射时间、UV照射波长、使用的光聚合引发剂含量、单体种类、单体浓度、聚合温度、催化剂添加等而形成。

  波长300~400nm的光照射时间(总计时间)可以以形成特定厚度的处理层为目的适当地选择,例如为3~150小时。在金属板上形成聚合物链时,每一次的聚合物链形成工序的光照射时间能是例如3~15小时。此外,在导丝上形成聚合物链时,每一次的聚合物链形成工序的光照射时间能是5~120小时。

  本发明的第2方面是一种表面改性金属,其特征是,至少一部分的表面具有处理层,该处理层是通过用硅烷偶联剂处理后,在夺氢型光聚合引发剂的存在下聚合单体从而形成的厚度50~800nm的处理层。该表面处理金属,通过在金属表面特别地形成特定厚度的处理层(由聚合物链形成的处理层),从而聚合物链(处理层)被固定于该表面而得到的润滑性、其耐久性优异。此外,由于是通过厚度50~800nm的处理层赋予这些性能得到的表面改性金属,因此,生产率、经济性也优异。

  第2的本发明的表面处理金属能够最终靠包括以下工序的金属表面的改性方法制作得到:例如,用硅烷偶联剂处理金属表面的工序I;在夺氢型光聚合引发剂的存在下,使单体在经上述工序I处理后的金属表面聚合,使聚合物链在上述金属表面生长,在该表明产生厚度50~800nm的处理层的工序II。另外,作为工序I中使用的金属、硅烷偶联剂、夺氢型光聚合引发剂、单体,能够正常的使用与上述相同的材料。

  工序II能够最终靠以下方式实施:例如,使夺氢型光聚合引发剂以及单体与硅烷偶联剂处理后的金属表面接触后,照射300~400nm的LED光,从而由该光聚合引发剂产生聚合引发点,同时以该聚合引发点为起点使单体自由基聚合,使聚合物链生长,在该表明产生厚度50~800nm的处理层。

  作为工序II的单体的自由基聚合的方法,通过在硅烷偶联剂处理后的金属表面上涂布(喷涂)含有二苯甲酮系化合物、噻吨酮系化合物等的夺氢型光聚合引发剂的单体(液态)或其溶液,或者,将硅烷偶联剂处理后的金属表面浸渍于含有夺氢型光聚合引发剂的单体(液态)或其溶液中,照射紫外线等光,从而可以有效的进行自由基聚合(光自由基聚合),对于该金属表面,使聚合物链生长,形成规定厚度的处理层。进一步地,还能够使用用上述透明的玻璃、PET、聚碳酸酯等覆盖,在其上方照射紫外线等光的方法等。另外,涂布(喷涂)溶剂、涂布(喷涂)方法、浸渍方法、照射条件等,能应用与上述相同的材料和方法。

  工序II中,通过自由基聚合使聚合物链在金属表面生长,在该表明产生厚度50~800nm的处理层。通过形成该范围内的处理层,能够赋予优异的润滑性和润滑性对于反复移动的耐久性。上述厚度优选60~760nm。上述特定厚度的处理层(由聚合物链形成的处理层)能够最终靠适当地选择、调节例如UV照射时间、UV照射波长、使用的光聚合引发剂含量、单体种类、单体浓度、聚合温度、催化剂添加等而形成。

  此外,与上述相同,波长300~400nm的光照射时间(总计时间)可以以形成特定厚度的处理层为目的适当地选择,例如为3~150小时。在金属板上形成聚合物链时,每一次的聚合物链形成工序的光照射时间能是例如3~15小时。此外,在导丝上形成聚合物链时,每一次的聚合物链形成工序的光照射时间能是5~120小时。

  工序3、工序II中,可以使2种以上的单体同时自由基聚合。进一步地,可以使多种聚合物链在金属表面上生长。此外,聚合物链之间可以交联。这种情况下,聚合物链之间能形成离子交联、具有氧原子的亲水性基团引起的交联、碘等卤素基团引起的交联。

  可以在上述工序3或II之后,至少进行1次以下工序:吸附夺氢型光聚合引发剂然后聚合单体的工序,或者,在夺氢型光聚合引发剂的存在下聚合的工序。各个工序例如可以与上述工序2以及3、工序II相同地进行实施。

  通过在三维形状的固体的至少一部分上应用上述改性方法,能获得表面改性的三维形状的表面处理金属。作为优选例,可列举聚合物刷(高分子刷)。此处,聚合物刷是指,利用表面引发聚合的接枝(grafting from)法能获得的接枝聚合物。此外,接枝链优选取向为与金属表面大致垂直的方向的接枝链,其熵变小、接枝链的分子运动变低,从而能获得润滑性。进一步地,作为刷密度,优选0.01链/nm2以上的准稀薄刷以及浓密刷(semidilute or concentrated brushes)。

  通过使用上述金属表面改性方法,能制造具有至少一部分的改性表面的医疗用具。优选至少在医疗用具表面需要润滑性的位置实施改性,也可以对表面整体实施改性。

  本发明的表面改性金属,由于能够对金属表面赋予润滑性,进一步地可提升其表面的润滑层的耐久性,抑制金属滑动性的下降,因此能适当地用作例如导丝等金属医疗用具,注射器针头或医疗用具、装置中的金属配管等医疗用具。

  下面,基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地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仅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用丙酮洗涤SUS制的平板(10×10cm,厚度1mm)的表面,使其干燥。

  在(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2质量%水溶液(添加醋酸2质量%)中浸渍10分钟,取出干燥24小时。然后用丙酮洗涤。将这样处理后的SUS板浸渍于2,4-二乙基噻吨酮1质量%的丙酮溶液中,取出使其干燥。

  将甲基丙烯酸-3-磺酸丙酯钾水溶液(1.25M)滴落至干燥后的SUS板表面,在其上方覆盖1mm厚的玻璃板,从其上方照射具有365nm的波长的LED-UV(5mW/cm2)6小时,进行表面引发自由基聚合。然后,水洗表面,洗去未反应的单体等,得到表面改性金属。

  用丙酮洗涤SUS制的平板(10×10cm,厚度1mm)的表面,使其干燥。

  在(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2质量%水溶液(添加醋酸2质量%)中浸渍10分钟,取出干燥24小时。然后用丙酮洗涤。将这样处理后的SUS板浸渍于2,4-二乙基噻吨酮1质量%的丙酮溶液中,取出使其干燥。

  将甲基丙烯酸-3-磺酸丙酯钾水溶液(1.25M)滴落至干燥后的SUS板表面,在其上方覆盖1mm厚的玻璃板,从其上方照射具有365nm的波长的LED-UV(5mW/cm2)12小时,进行表面引发自由基聚合。然后,水洗表面,洗去未反应的单体等,得到表面改性金属。

  除将SUS板变更为SUS制的导丝(芯线相同,进行利用硅烷偶联剂的处理、2,4-二乙基噻吨酮处理、干燥。然后,将干燥后的导丝加入至装有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水溶液(1.25M)的玻璃容器中,盖上盖子,用氩气置换2小时,排出氧气。旋转该玻璃容器的同时,照射LED-UV(5mW/cm2)96小时,进行表面引发自由基聚合,得到表面改性金属。

  在(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2质量%水溶液(添加醋酸2质量%)中浸渍10分钟,取出干燥24小时。然后用丙酮洗涤。将这样处理后的SUS制的导丝浸渍于2,4-二乙基噻吨酮1质量%的丙酮溶液中,取出使其干燥。

  将干燥后的SUS制的导丝放入至装有丙烯酸2.5M的水溶液的玻璃容器中,盖上盖子,用氩气置换2小时,排出氧气。旋转该玻璃容器的同时,照射具有365nm的波长的LED-UV(5mW/cm2)48小时,进行表面引发自由基聚合。

  然后,水洗表面,干燥后,浸渍于2,4-二乙基噻吨酮1质量%的丙酮溶液中,取出使其干燥。

  将干燥后的导丝放入至装有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水溶液(1.25M)的玻璃容器中,盖上盖子,用氩气置换2小时,排出氧气。旋转该玻璃容器的同时,照射具有365nm的波长的LED-UV(5mW/cm2)48小时,进行表面引发自由基聚合。然后,水洗表面,洗去未反应的单体等,得到表面改性金属。

  在(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2质量%水溶液(添加醋酸2质量%)中浸渍10分钟,取出干燥24小时。然后用丙酮洗涤。将这样处理后的SUS制的导丝浸渍于2,4-二乙基噻吨酮1质量%的丙酮溶液中,取出使其干燥。

  将干燥后的SUS制的导丝放入至装有丙烯酸2.5M的水溶液的玻璃容器中,盖上盖子,用氩气置换2小时,排出氧气。旋转该玻璃容器的同时,照射具有365nm的波长的LED-UV(5mW/cm2)48小时,进行表面引发自由基聚合。

  然后,水洗表面,干燥后,浸渍于2,4-二乙基噻吨酮1质量%的丙酮溶液中,取出使其干燥。

  将干燥后的导丝放入至装有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水溶液(1.25M)的玻璃容器中,盖上盖子,用氩气置换2小时,排出氧气。旋转该玻璃容器的同时,照射具有365nm的波长的LED-UV(5mW/cm2)72小时,进行表面引发自由基聚合。然后,水洗表面,洗去未反应的单体等,得到表面改性金属。

  在(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2质量%水溶液(添加醋酸2质量%)中浸渍10分钟,取出干燥24小时。然后用丙酮洗涤。将这样处理后的SUS制的导丝浸渍于2,4-二乙基噻吨酮1质量%的丙酮溶液中,取出使其干燥。

  将干燥后的SUS制的导丝放入至装有丙烯酸2.5M的水溶液的玻璃容器中,盖上盖子,用氩气置换2小时,排出氧气。旋转该玻璃容器的同时,照射具有365nm的波长的LED-UV(5mW/cm2)48小时,进行表面引发自由基聚合。

  然后,水洗表面,干燥后,浸渍于2,4-二乙基噻吨酮1质量%的丙酮溶液中,取出使其干燥。

  将干燥后的导丝放入至装有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水溶液(1.25M)的玻璃容器中,盖上盖子,用氩气置换2小时,排出氧气。旋转该玻璃容器的同时,照射具有365nm的波长的LED-UV(5mW/cm2)96小时,进行表面引发自由基聚合。然后,水洗表面,洗去未反应的单体等,得到表面改性金属。

  在(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2质量%水溶液(添加醋酸2质量%)中浸渍10分钟,取出干燥24小时。然后用丙酮洗涤。将这样处理后的SUS制的导丝浸渍于2,4-二乙基噻吨酮1质量%的丙酮溶液中,取出使其干燥。

  将干燥后的SUS制的导丝放入至装有丙烯酸2.5M的水溶液的玻璃容器中,盖上盖子,用氩气置换2小时,排出氧气。旋转该玻璃容器的同时,照射具有365nm的波长的LED-UV(5mW/cm2)72小时,进行表面引发自由基聚合。

  然后,水洗表面,干燥后,浸渍于2,4-二乙基噻吨酮1质量%的丙酮溶液中,取出使其干燥。

  将干燥后的导丝放入至装有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水溶液(1.25M)的玻璃容器中,盖上盖子,用氩气置换2小时,排出氧气。旋转该玻璃容器的同时,照射具有365nm的波长的LED-UV(5mW/cm2)48小时,进行表面引发自由基聚合。然后,水洗表面,洗去未反应的单体等,得到表面改性金属。

  除将SUS制的导丝(芯线)变更为镍-钛合金制的导丝之外,与实施例5相同,进行表面引发自由基聚合,得到表面改性金属。

  除将在实施例5中的第2次聚合的单体从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水溶液(1.25M)变更为甲基丙烯酸-3-磺酸丙酯钾水溶液(1.25M)以外,其它相同,得到表面改性金属。

  除将实施例9中的第2次聚合的单体从甲基丙烯酸-3-磺酸丙酯钾水溶液(1.25M)变更为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磷酸胆碱水溶液(1.25M)以外,其它相同,得到表面改性金属。

  在(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2质量%水溶液(添加醋酸2质量%)中浸渍10分钟,取出干燥24小时。然后用丙酮洗涤。将这样处理后的SUS制的导丝浸渍于二苯甲酮1质量%的丙酮溶液中,取出使其干燥。

  将干燥后的SUS制的导丝放入至装有丙烯酸2.5M的水溶液的玻璃容器中,盖上盖子,用氩气置换2小时,排出氧气。旋转该玻璃容器的同时,照射具有365nm的波长的LED-UV(5mW/cm2)48小时,进行表面引发自由基聚合。

  然后,水洗表面,干燥后,浸渍于二苯甲酮1质量%的丙酮溶液中,取出使其干燥。

  将干燥后的导丝放入至装有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水溶液(1.25M)的玻璃容器中,盖上盖子,用氩气置换2小时,排出氧气。旋转该玻璃容器的同时,照射具有365nm的波长的LED-UV(5mW/cm2)72小时,进行表面引发自由基聚合。然后,水洗表面,洗去未反应的单体等,得到表面改性金属。

  在(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2质量%水溶液(添加醋酸2质量%)中浸渍10分钟,取出干燥24小时。然后用丙酮洗涤。将这样处理后的SUS制的导丝浸渍于二苯甲酮1质量%的丙酮溶液中,取出使其干燥。

  将干燥后的SUS制的导丝放入至装有丙烯酸2.5M的水溶液(添加二苯甲酮0.2质量%)的玻璃容器中,盖上盖子,用氩气置换2小时,排出氧气。旋转该玻璃容器的同时,照射具有365nm的波长的LED-UV(5mW/cm2)48小时,进行表面引发自由基聚合。

  然后,水洗表面,干燥后,浸渍于二苯甲酮1质量%的丙酮溶液中,取出使其干燥。

  将干燥后的导丝放入至装有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水溶液(1.25M)(添加二苯甲酮0.2质量%)的玻璃容器中,盖上盖子,用氩气置换2小时,排出氧气。旋转该玻璃容器的同时,照射具有365nm的波长的LED-UV(5mW/cm2)72小时,进行表面引发自由基聚合。然后,水洗表面,洗去未反应的单体等,得到表面改性金属。

  在(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2质量%水溶液(添加醋酸2质量%)中浸渍10分钟,取出干燥24小时。然后用丙酮洗涤。将这样处理后的SUS制的导丝浸渍于2,4-二乙基噻吨酮1质量%的丙酮溶液中,取出使其干燥。

  将干燥后的SUS制的导丝放入至装有丙烯酸2.5M的水溶液的玻璃容器中,盖上盖子,用氩气置换2小时,排出氧气。旋转该玻璃容器并且用加热器加热至大约50℃的同时,照射具有365nm的波长的LED-UV(5mW/cm2)48小时,进行表面引发自由基聚合。

  然后,水洗表面,干燥后,浸渍于2,4-二乙基噻吨酮1质量%的丙酮溶液中,取出使其干燥。

  将干燥后的导丝放入至装有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水溶液(1.25M)的玻璃容器中,盖上盖子,用氩气置换2小时,排出氧气。旋转该玻璃容器并且用加热器加热至大约50℃的同时,照射具有365nm的波长的LED-UV(5mW/cm2)72小时,进行表面引发自由基聚合。然后,水洗表面,洗去未反应的单体等,得到表面改性金属。

  在(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2质量%水溶液(添加醋酸2质量%)中浸渍10分钟,取出干燥24小时。然后用丙酮洗涤。将这样处理后的SUS制的导丝浸渍于2,4-二乙基噻吨酮1质量%的丙酮溶液中,取出使其干燥。

  将干燥后的SUS制的导丝放入至装有丙烯酸2.5M的水溶液的玻璃容器中,盖上盖子,用氩气置换2小时,排出氧气。旋转该玻璃容器的同时,照射具有365nm的波长的LED-UV(12mW/cm2)48小时,进行表面引发自由基聚合。

  然后,水洗表面,干燥后,浸渍于2,4-二乙基噻吨酮1质量%的丙酮溶液中,取出使其干燥。

  将干燥后的导丝放入至装有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水溶液(1.25M)的玻璃容器中,盖上盖子,用氩气置换2小时,排出氧气。旋转该玻璃容器的同时,照射具有365nm的波长的LED-UV(12mW/cm2)72小时,进行表面引发自由基聚合。然后,水洗表面,洗去未反应的单体等,得到表面改性金属。

  用丙酮洗涤SUS制的平板(10×10cm,厚度1mm)的表面,干燥后使用。

  用丙酮洗涤SUS制的平板(10×10cm,厚度1mm)的表面,使其干燥。

  在(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2质量%水溶液(添加醋酸2质量%)中浸渍10分钟,取出干燥24小时。然后用丙酮洗涤。将这样处理后的SUS板浸渍于2,4-二乙基噻吨酮1质量%的丙酮溶液中,取出使其干燥。

  将甲基丙烯酸-3-磺酸丙酯钾水溶液(1.25M)滴落至干燥后的SUS板表面,在其上方覆盖1mm厚的玻璃板,从其上方照射具有365nm的波长的LED-UV(5mW/cm2)3小时,进行表面引发自由基聚合。然后,水洗表面,洗去未反应的单体等,得到表面改性金属。

  在(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2质量%水溶液(添加醋酸2质量%)中浸渍10分钟,取出干燥24小时。然后用丙酮洗涤。将这样处理后的SUS制的导丝浸渍于2,4-二乙基噻吨酮1质量%的丙酮溶液中,取出使其干燥。

  将干燥后的SUS制的导丝放入至装有丙烯酸2.5M的水溶液的玻璃容器中,盖上盖子,用氩气置换2小时,排出氧气。旋转该玻璃容器的同时,照射具有365nm的波长的LED-UV(5mW/cm2)24小时,进行表面引发自由基聚合。

  然后,水洗表面,干燥后,浸渍于2,4-二乙基噻吨酮1质量%的丙酮溶液中,取出使其干燥。

  将干燥后的导丝放入至装有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水溶液(1.25M)的玻璃容器中,盖上盖子,用氩气置换2小时,排出氧气。旋转该玻璃容器的同时,照射具有365nm的波长的LED-UV(5mW/cm2)24小时,进行表面引发自由基聚合。然后,水洗表面,洗去未反应的单体等,得到表面改性金属。

  在(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2质量%水溶液(添加醋酸2质量%)中浸渍10分钟,取出干燥24小时。然后用丙酮洗涤。将这样处理后的SUS制的导丝浸渍于2,4-二乙基噻吨酮1质量%的丙酮溶液中,取出使其干燥。

  将干燥后的SUS制的导丝放入至装有丙烯酸2.5M的水溶液的玻璃容器中,盖上盖子,用氩气置换2小时,排出氧气。旋转该玻璃容器的同时,照射具有365nm的波长的LED-UV(5mW/cm2)48小时,进行表面引发自由基聚合。

  然后,水洗表面,干燥后,浸渍于2,4-二乙基噻吨酮1质量%的丙酮溶液中,取出使其干燥。

  将干燥后的导丝放入至装有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水溶液(1.25M)的玻璃容器中,盖上盖子,用氩气置换2小时,排出氧气。旋转该玻璃容器的同时,照射具有365nm的波长的LED-UV(5mW/cm2)120小时,进行表面引发自由基聚合。然后,水洗表面,洗去未反应的单体等,得到表面改性金属。

  在表面改性金属、平板或导丝的表面上涂布锇(Os)涂层,覆盖FIB保护膜,通过FIB(聚焦离子束)微量取样法调节截面,使用FE-TEM(场发射穿透式电子显微镜)进行截面观察,测量接枝层的厚度(由聚合物链形成的处理层的厚度)。

  在表面改性金属、平板或导丝的表面沾上水,对于表面的光滑性通过人的手指进行感官评价。在光滑性好为5分,光滑性差无法滑动为1分的基准下,由10人进行感官评价,算出其平均值。

  在表面改性金属、平板或导丝的表面沾上水后,以用手指夹住管子使其移动作为一个循环,反复100次这样的循环后,再次按照上述润滑性的评价,由10人进行感官评价,算出其平均值以及距初期润滑性的下降度。

  表1~2中,根据实施例1~2与比较例2的比较、实施例4~7与比较例5的比较可知,接枝层的厚度小于50nm时,润滑性大幅变差,与此相对地,厚于50nm时,润滑性高,能获得充分的耐久性。

  另一方面,SUS板自身的比较例1、导丝自身的比较例3、4中,润滑性非常差,接枝层的厚度薄的比较例2的润滑性也非常差。厚度超过800nm的比较例6虽然具有与实施例4~7几乎等同的润滑性、耐久性,但聚合时间长,生产率、经济性差。此外,接枝层的厚度较厚的比较例6还具有大量产生没有固定于基材的游离的聚合物的问题。

  因此,能明确利用甲基丙烯酸-3-磺酸丙酯钾、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磷酸胆碱、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等的单体,在血管导管等的表明产生聚合物链,能够赋予充分的润滑性的同时,还赋予其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