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游戏官网网页版入口-网址登录
咨询热线:400-066-2698
爱游戏登录官网
爱游戏登录官网
新能源局中人:身在内卷心向繁荣
新能源局中人:身在内卷心向繁荣 时间: 2024-03-15 18:03:25 |   作者: 爱游戏官网网页版入口

  5个月前刚升职加薪,过完年就喜提毕业,这样离谱的事情如果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李鑫必然不会相信。

  年底绩效评优,他被打入D级,无缘年终奖。而一年前,他才被这家锂电公司以涨价30%的条件挖过来,并在不久前荣升经理一职。

  顶着巨大的问号,李鑫直接怼到了主管面前,却被告知:部门被硬性指派了20%的裁员指标,而他就在名单上。

  早在2022年,“行业竞争加剧”“应对不确定性变化”就已经成了各大光伏公司年报里绕不开的关键词。

  有些悲观的人认为,新能源就是一个低门槛行业,很容易陷入“一没共识就内耗,一有共识就内卷”的惨烈状态。

  光伏博主胡志强就提到,光伏本身就具有周期性,这种从狂热到一夜入冬的情况,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上演一次,他从业8年来,已经历2轮了。

  更何况,在双碳战略下,新能源还有非常长的路要走。只不过大加杠杆、蒙眼狂奔之后,总是要还债的。

  那是2020年,他随便科普一家光伏企业,浏览量都非常高,“粉丝量好的时候,几乎每天都能涨一两千”。

  彼时,在技术进步以及多项扶持政策推动下,我国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一路向3亿千瓦大关冲刺,在各路媒体的摇旗呐喊中,“光伏热”蔚然成风。

  胡志强的私信里,每天都塞满了留言,有人言语恳切,咨询入行捷径;也有人想一探股市,求指点迷津。

  利用这种“狂热”,不少博主的自媒体副业成功起飞,甚至有人明码标价做起了培训生意。

  光伏的火热帮了博主们一把,也带动了储能需求的升温,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后,电池储能更是走上了风口浪尖。

  这一时期,离开能源央企,加入产业投资平台的张橙,一进来就热浪扑面,“有的公司还没成立,大家就都排着队送钱,投资项目基本要靠抢。”

  没有所谓的新手缓冲期,他一入职,就被派出去全国各地调研,接触储能产业链上的各种企业,寻找合适标的。

  “经常两三个月都漂在外面,每周工作70多个小时。”张橙说道,最极限的一次是疫情的时候,为了见一个创始人,他赶在创始人到站隔离前,中途购买了同一趟高铁,在车上面聊沟通,为此“喜提”半个月隔离。

  统计显示,2021年披露的储能融资额接近200亿,比2020年增长近20倍。到2022年,又有114家企业融资了近千亿,124家储能公司冲击IPO。

  也是这一年,中国99位电力储能板块的创业家跻身胡润百富榜,人均身家255.8亿——月薪1万的线万年才能挣到。

  “那几年,买新能源股票的朋友,身价也都翻了几倍。”胡志强说,经常是上一次见还在开大众,下一次再会已经把座驾换成了路虎。

  行业跑步前进下,激烈的招兵买马随着而来。丰厚的条件,吸引了房地产、互联网等正经历动荡的各路人才。

  李鑫当时就是被高薪诱惑进来的,“我一开始只是想聊聊看的,但公司给待遇非常痛快,且一天一个电话的催,我很快就入职了。”

  石志也有类似体验,2020年本科毕业时,他并没有认真找工作,只是在招聘网站上随便一点,HR就约他去面试了,并且很快给双非学历的他发了到手月薪6000元、早8晚5不加班的offer。

  但行业的热切,让他逐渐想要拥有更多——了解到去电池厂的研究生师兄师姐们,轻松能拿20万-30万,他选择了继续读研。

  不过,在他幻想着苦读三年,搏一个更好的“钱”途时,变化正在业内悄然发生。

  “一个市值千亿的上市企业,管理和各种配套,落后的像‘原始社会’。”入职后观察到的一切,让李鑫感到一丝不安。

  以数字化来说,很多公司都有供应链管理、制造执行等办公系统,部门与部门之间可以线上完成数据对接。但他们公司还是文字或口头传达,甚至是人工复制粘贴,不仅机械低效,也容易错漏。

  组织架构、策略管理上,更是今天模仿华为,明天学特斯拉,“感觉领导层也不太清楚接下来3-5年要怎么走。”

  “工程队跟项目组只要能早一天完工投产,企业就给他们多发200万奖金。”听到这条消息时,张橙心中一凛。

  宽敞的光伏展馆里,海尔、创维等大众耳熟能详的家电品牌随处可见,碧桂园等房企也有一席之地,甚至连东方雨虹这种做屋顶防水的,都在卖力吆喝自家产品。

  但他也对此表示理解,这几年,随着P型电池(光伏电池片技术)等生产技术发展以及投资门槛的降低,慢慢的变多跨界公司涌入光伏赛道,企图分一杯羹。

  业内公司则展开了激烈的产能竞赛,工厂在2年内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产线基本都干到冒烟儿了。

  而赛道变得拥挤,难免会发。一方面是上游硅料成本陡然拉升——硅料工厂的建设周期比组件厂等更长,短时间内难以满足下游爆发的需求。

  另一方面,产品也无法再待价而沽,据胡志强分享:“2022年年中到2023年年中,主流光伏组件价格几乎下降了40%。”

  这让光伏公司的日子变得难过起来。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5月P型电池单瓦毛利已降至0.17元/W,相比2015年同期下降了62%。

  雪上加霜的是,随着P型技术触达效率天花板,行业逐渐向转化效率更加高的N型电池升级,很多工厂“刚投产就要过气儿了”。

  工信部最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多晶硅、组件产品价格降幅均超过50%,相比2022年降幅进一步增大。

  业内甚至会出现了某些特定的程度的价格倒挂,胡志强观察到,去年8月硅片大涨价,但下游组件价格一直没涨,招投标价格还屡创新低,他推测部分二三线组件企业可能在亏本卖组件。

  这也是为何明明失衡已成为共识,各大公司仍没有停下扩张脚步的原因——旧产能已经不挣钱了,拥抱新技术,或许尚有一线生机。

  “现在大家都处在囚徒困境里,不扩张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淘汰。”胡志强说,并且速度要快,要与时间赛跑。

  不仅是光伏出现了难题,新能源电池储能也遭遇了危机,甚至连需求最旺盛的动力电池也无法幸免。

  据报道,2019-2022年间,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产能从53GWh扩张至390GWh,而2022年全国动力电池的装车量为294.6GWh。

  当然,随着中国新能源走向世界,出口可以极大消化电池的产量,但架不住疯狂的企业实在太多了。

  岳亮在一家锂电厂当采购,入职的短短2年里,他亲眼见证公司产线条,产线小时不停歇地工作。

  但市场比工厂更热,“不怕价格拿不到,只怕产能达不到。”岳亮说,公司的电池要排好长的队才能买到,不少客户空手而归。

  为了吃下更多蛋糕,公司连预估的订单都会生产。“对接的人察觉到客户之后会对某个电池型号有需求,或者合同刚签下来,采购需求马上就会到我们这里。”

  李鑫点开群里的视频,画面显示拍摄地点是工厂,镜头扫过一片设备,同事的声音传了出来:“看看这边,全都没有运行,一个人都没有。”

  不止工厂“吃灰”,李鑫自己也闲了下来,以前周末总会有人给他打电话催着要材料,但今年哪怕工作日都没几个人来找他了。

  冷清,是他对市场的直观感受:“正在研发的新产品,明明开发得好好的,突然就通知不需要采购了。”

  现在,他的主要工作已经从采购变成了处理厂里面的闲置物料,以及找供应商退订单。

  在光伏公司干销售的薇薇也感受到了寒意,年前,公司突然大张旗鼓地办了一场“省思会”,也就是“自我批斗会”,每个员工轮流检讨自己的铺张浪费行为,并且要保证以后不再犯。

  自那之后,薇薇出门拜访客户要好几个领导签字,出差的住宿费、餐标也缩水了不少,隔三差五出去吃饭、团建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裁员自然也没有缺席,她负责的订单维护、交付、市场分析等工作,不久前才一一分派给了产品解决方案组、交付组、市场分析组的同事,现在随着裁员,这些任务又统统回到了她手上。

  而近几年,新能源行业风口大开,工厂和办公室可谓遍地是新人。比如,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巨头,2022年员工数已增长至2019年的3-5倍。

  “坏消息确实不少,几乎每天都有人来跟我聊裁员的事情。”张橙说,不过他认为目前只是小范围震动,行业现状其实是“一边裁人,一边招人”。

  “当下的裁员,应该说是产业升级换代的阵痛。”张橙说。以光伏行业为例,向TOPCon技术路线转变,必然会淘汰旧产能,人员调整无可避免;此外,隆基绿能等押注BC路线的企业,难以抗拒市场大势,也会纠偏。

  据媒体报道,刚刚落幕的2024年济南光伏展,有企业打出了光伏组件0.7元/W的口号,相比去年初的1.8元/W直接膝盖斩。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消息也显示,今年2月硅片产量再创新高,硅片价格已经接近现金成本。

  而据中国能源报预测,2024年,光伏价格还会促进下探。目前,已有多家上市公司预告:2023年净利润大不如前。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我国锂电池社会库存高达322GWh,与去年全年动力电池装车量(387.7GWh)不相上下。

  与此同时,资本扩张还愈演愈烈,2023年,我国电池产业链投资扩产(新宣布)项目高达403个,已知的投资总额就达1.4万亿元。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曾指出,按照目前的市场规划,到2025年,国内动力电池产能将达到行业需求的4倍。

  宁德时代等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已把电池成本做到岳亮他们公司的一半,中小企业在融资收紧的情况下,没有与之一战的实力。

  “公司的8条产线条在交替开工。”他无奈道,“我们只可以猥琐发育,尽快研发新产品,打差异化。”

  薇薇最近就感觉很心累,因为她发现小公司为了活下去,已经到了“只要能把货卖出去,多少价格都可以”的地步。

  “很多没有受过市场教育的新客户,都被低价洗脑了。”薇薇说,这让她的工作更加艰难。

  不过,她并不气馁,而是留意起龙头公司的机会:“危中有机,当下或许正是押注下一轮周期的机会。”

  (文中李鑫、张乐、石志、岳亮、薇薇为化名,特别鸣谢博主“策哥光伏论”“橙子哥”对本文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