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游戏官网网页版入口-网址登录
咨询热线:400-066-2698
论文期刊
论文期刊
我市协同推进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我市协同推进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时间: 2024-01-19 04:54:20 |   作者: 爱游戏官网网页版入口

  近年来,我市生态环境系统紧紧围绕市委“153”发展的策略,聚焦打造绿色高地,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推进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徐徐展开。

  2023年以来,我市持续开展秋冬季空气质量改善六大行动,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重点治气工程783项,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 5185辆、完成率111.19%,“48小时+12天”大气环境质量改善专项攻坚工作法获生态环境部执法局推介,全年臭氧浓度158微克/立方米、全省最优。

  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生态碧水三年行动,出台《淮安市洪泽湖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二河以西运南片区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方案》,建立洪泽湖溯源整治“两单”制度,全方面推进环洪泽湖片区23个涉水生态环境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对水质不稳定的浔河唐曹、盐河袁闸断面实行驻点帮扶攻坚,国省考断面水质优Ш比例完成省定目标。动态更新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整治农村黑臭水体15条,新增农村里的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103个,水生态修复成效明显。

  环境监测数据是环境监测的生命线。准确、真实的环境监测数据是客观评价环境质量状况、反映污染治理成效、实施环境管理与决策的基本依据。

  2023年4月3日、4月11日,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人员对某金属表面处理公司进行现场检查并委托第三方监测公司对其取样检测。根据检测报告,该公司含铬废水车间排口废水中铬浓度为12.7mg/L,超过排放许可浓度1mg/L三倍以上。“我们发现该公司含铬废水沉淀池与车间排口之间、综合废水处理设施的三沉池与监控池之间均无任何废水处理工艺。”执法人员调阅视频监控发现,2023年4月份以来,该公司工人在排水期间频繁进入自动监测设备站房对设备、采样管路进行操作,存在插瓶做样、篡改参数、稀释供样器内水样等环境违法行为。“该公司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十条、第三十九条的规定,依据《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三项、第七项的解释,认定该行为严重污染环境,移送公安侦查。”执法人员说。

  严格执法有力度,柔性执法有温度。盱眙生态环境局围绕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探索,创新监管服务模式。事前监管环节,将行政资源关口前移,帮助企业熟悉相关法律政策,避免发生违法行为,为企业提供指导服务;事中监管环节,充分考虑处罚和教育相结合、过罚相当原则,规范落实行政裁量权,提高行政执法的温度和精度;事后监管环节,采用发放回访指导书等方式对涉案企业后续生产经营行为跟踪指导,引导企业合规管理,避免重复出现违法违规行为。

  另外,我市出台行政处罚事项“三张清单”制度(2.0版),累计办理“三张清单”案件72件,为企业减负559.5万元。制定《淮安市排污总量指标管理实施方案(试行)》,建立营商服务专员、行政审批“不同意”事项报备等制度,探索实施环评审批告知承诺制,全市392个重大项目中指导办理豁免环评手续108个,其余报批项目均已完成环评审批。

  昔日的白马湖围网密布,船难行、水难闻、人难住,各类湖区资源归属不明,白马湖被大肆围占,湖区出现了大面积圩梗围网。为全力推进问题整改,还白马湖碧波安澜,市委、市政府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对白马湖进行整治及生态修复。近10年来,投资超30亿元实施退圩还湖、清水入湖、清淤净湖、生态养湖“四湖工程”,共实施36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对上游的10条重要河道进行治理,通过截污治污、清淤泊岸等措施开展生态修复。退养湖面14.15万亩,水面较治理前翻一番。转移安置855户3319名专业渔民,清淤4000万立方米,湖区净水面扩大到86.7平方公里,较治理前增加一倍。实施湖岸生态修复约50公里,恢复湖滨带约34公里。增加生态涵养林近8000亩,湖泊生态安全水平稳步提升。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年排放量大幅下降,水质日渐趋好,由劣Ⅴ类变成总体稳定在Ⅲ类水标准。

  2023年,我市印发《淮安市生态空间管控区域监督管理实施细则》等文件,洪泽湖生态修复示范建设项目等6个项目纳入“国家山水工程项目”,白马湖生态修复项目被列为2023世界运河城市论坛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案例,生态质量指数继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一,公众生态环境满意率位居全省前列。

  2022年4月,我市启动“无废城市”建设,制定《淮安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十四五”时期建设“无废城市”具体举措,针对一般工业固废、农业固废、生活源固废、建筑垃圾和危险废物五大领域,明确目标清单、任务清单、项目清单、责任清单,把创新淮安、开放淮安、美丽淮安、幸福淮安等要素充分集成,努力探索“无废城市”建设的“淮安模式”。各地各相关部门积极响应,持续深入实施绿色创建工作。

  市城管局通过在全市开展生活垃圾分类、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工作,实现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市交通运输局结合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深入推进京杭运河淮安段绿色现代航运综合整治工程。开展港口码头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能力综合评估,督促和鼓励船舶停靠期间优先优惠使用岸电,推广应用船舶水污染物联合监管与服务信息系统,提升生活垃圾、生活垃圾污水、含油污水的转运和处置率。

  在2023年“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中,生态环境部发布《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工作进展评估报告》,淮安市获评国家低碳城市试点优良城市。